明溪漱石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11章 李邦华,穿越必备: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,明溪漱石,十指文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李邦华,字懋明,籍贯江西吉安吉水县,万历三十二年甲辰科(公元1604年)中进士,初任泾县知县。壬子年(公元1612年)晋升为御史,并担任浙江巡按御史,以刚正不阿闻名。当时,士大夫们党争已然开始,那些小人势力攻击东林党和来自西北部的诸位正直大臣,李邦华作为邹元标(谥号忠介)的门生且同乡,受到诸多猜忌。但他坚持是非分明,毫不妥协,因此成为流言蜚语的焦点,与周起元等五人被小人诬称为“五鬼”。不久,方从哲(德清人)掌权,对东林党和西北派的打击日益加剧,有人劝李邦华稍作妥协,他断然拒绝,表示:“宁为坚守原则的孤直之人,不做反复无常的小人。”当时朝廷舆论对他的敌意愈发强烈。丁巳年(公元1617年),李邦华因病辞去山东参政之职。

天启元年(公元1621年),朝廷起用在家的李邦华为光禄少卿,但他多次以病为由请求离职。天启二年(公元1622年)他升任佥都御史,兼任天津巡抚,天启三年(公元1623年)进一步升任兵部右侍郎,但不久又因病辞职。当时,魏忠贤权倾朝野,与崔呈秀等人密谋将众多正直之士一网打尽,编纂了《天鉴录》、《同志录》、《点将录》等黑名单。在《天鉴录》中,李邦华的名字赫然在列。蓟辽督师孙承宗手握重兵在外,请求入京面奏边防事宜,有人谣传孙承宗将以武力干预朝政,而李邦华为其内应。魏忠贤闻讯惊惧,假借圣旨迫使孙承宗返回边关。御史倪文焕趁机上疏弹劾李邦华为东林党死党,李邦华因此被革职,贬谪至岭南。

崇祯元年(公元1628年),朝廷起用李邦华为工部左侍郎,随即又委任他督理河道,不久又升任兵部右侍郎,但因病再度离职。己巳年(公元1629年),李邦华被任命为南京兵部尚书,期间因丁忧离职。癸未年(公元1643年),李邦华起任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,两次上疏坚辞不受。他听说京城形势危急,辞别家人时,写下文告祭奠先祖临淮王,誓言以身殉国。此时,李自成贼军攻陷武昌,迅速逼近江西,李邦华上奏保江南之策。他认为长江犹如衣带,保卫九江、固守安庆固然重要,但不能仅仅依赖这些,应当增兵扼守险要,令江南巡抚驻守九江,贵州巡抚驻守吉安,以此增强防线的稳固。他还强调东部地区应积极策应,责任在于监司官员。崇祯帝对此策略表示赞赏并采纳。

适逢都察院掌院刘宗周因救援科臣熊开元而触怒崇祯帝,被罢免官职,朝臣普遍认为都察院总宪一职非德高望重的老臣不能胜任,于皇帝是特地选任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除了开光我啥都不会

鱼妙清

炮灰之爱

缘梦ah